特別強調,這裡的錯誤,不見得是道德上的瑕疵,當然在《寄生上流》中是。
針對中間選民,林儒暘表示,他認為現今政壇「年輕化」是一個趨勢,大家比較願意給年輕人機會,未來國民黨在整合時得考量這點。延伸閱讀 南投第二選區立委補選蔡培慧勝出,民進黨2008年以來首次拿下此選區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除此之外,賴清德公開向支持者道歉,坦言分裂讓支持者失望17年,沈夙崢指出,他自己回到南投服務後,也發現支持者多年來受到多大的傷害,一直無法「出一口氣」,賴清德誠懇的道歉對綠營團結造成很大的影響。文:李芯|圖表:If Lin 昨(4)日南投縣第二選區立委補選結果出爐,老縣長林明溱於南投政壇打拚30多年,如今卻在普遍被認為「藍大於綠」的選區,輸給出身學界、曾任不分區立委的蔡培慧,兩人差距僅有不到2000票,得票率相差約2個百分點。有藍營基層黨工分析,2015年立委補選中,許淑華本來預計要贏到將近6000票,卻只贏了4500多票,本次更是剩不到2000票,而藍大於綠的集集鎮則小贏300票,顯然在幾個鄉鎮都沒有把選區優勢拉出來。除了選舉期間的指控讓林明溱形象大傷之外,蔡銘軒強調,國民黨的推選機制很怪,讓中間選民反感。國民黨的林儒暘也認為,如今南投除了藍綠基本盤外,中間選民很多,且重視形象和學經歷。
另一方面是選民結構的改變,沈夙崢指出,有感覺到南投的年輕選民、首投族、中間選民增多,更重視候選人背景與學經歷,他笑稱以往選舉公報是被拿來「墊便當」,現在的選民會拿來認真翻閱。而國民黨支持者反而能在這段期間好好想想,老縣長過去做了多少事情,藍營的支持將化為一股力量。第二天,中國外交部再放出〈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〉,24日放出〈美國貧富分化持續惡化的事實真相〉。
對這些章節標題,熟讀中國文件的人都知道,這些就是中共長期在國內幾十年來一直宣傳的「美國是個大壞蛋」的觀點。然而,美國的世界主導地位,真的是「霸權霸道霸凌」嗎?只要認真讀中國的文件並加以辨析,不難得出相反的結論。這種用意在〈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〉暴露無遺。4)壟斷打壓的科技霸權。
第二,長遠而言,這更是中國奪取國際話語權的一部分,特別是在配合俄國對美國的攻擊,意圖拉攏「全球南方」,推翻美國的世界主導地位,即中國口裡所說的「美國霸權霸道霸凌」先在小地區範圍試辦,再將成功的經驗累積轉為後續擴大適用的參考。
依據烏克蘭1996年制定的憲法,克里米亞擁有自治地位,轄下設置100人規模的議會及作為地方首長的克里米亞總理。烏克蘭總統有權否決克里米亞議會做出的任何決議。為了正確回應侵略,「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」。例如,許多西方陣營國家都將克里米亞視為親俄羅斯的一方,但實際上,雖然當地人民對基輔政權的信任感很低,他們也不想脫離烏克蘭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。
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 2014年克里米亞親俄派嘗試脫離烏克蘭前,親烏派與親俄派在遊行時交會 他們不管政治傾向為何,共通點都是渴望穩定與和平,保障工作,擁有穩定的經濟收入。2022年中國二十大,領導人習近平將自己登基的根基牢牢綑綁在「完成祖國統一」大業,奪下台灣是他這五年任期的重要工作,台海爆發戰事的緊張氣氛不言可喻。根據民意調查顯示,約15%的克里米亞居民認為自己是「蘇聯人」,只有40%的人認為他們的祖國是烏克蘭。或是派受滋養的政客上節目替俄羅斯辯護,偶爾偷渡俄語在裡面。
然而,俄烏戰爭其實早在2014年俄羅斯的克里米亞侵略行動時已經開打,透過一場有別熱戰煙硝的混合戰迅速奪下克里米亞。克里米亞的人口組成,有三分之一出生在前蘇聯的不同地區,並在1944年之後定居在該半島。
上述幾個特點代表克里米亞有屬於自己的運作的一套體系,與烏克蘭之間發展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,甚至是自我認同,進而產生各種矛盾。克里米亞當時所處的背景與金門有許雷同之處,我們可經由克里米亞這場新型態的戰爭過程,給予處在剃刀邊緣的台灣有所借鏡,及早圍堵即將成形的超限戰。
暴政和民主的主要差別在於暴政無需徵求任何人同意便迅速出手。烏克蘭的軍事抵抗對他們來說,無助於達成他們的祈願。位居烏克蘭南部的克里米亞,由於其獨特的種族、歷史和社會環境,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烏克蘭的致命弱點,俄羅斯長期以來一直在當地打出分裂主義牌具有相當的成效。2014年以來俄羅斯資訊戰進入活躍期,烏克蘭出現多個俄羅斯大外宣的電視頻道,他們受到俄羅斯的資助,直到2022年才遭烏克蘭國安單位關閉。克里米亞有自己運作的一套體系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戰略通訊中心於2014年發表一份名為《ANALYSIS OF RUSSIAS INFORMATION CAMPAIGN AGAINST UKRAINE》的研究報告,探討俄羅斯如何不使用軍事武力,單就資訊傳遞來影響烏克蘭,並以克里米亞危機作為研究主軸。美國的戰略智庫及國防部相關人員,不斷預警,「中國侵略台灣」已經不是「會不會」,而是「什麼時候」。
報告開頭,便分析普亭腦中的世界觀——俄羅斯、烏克蘭與白羅斯是斯拉夫東正教文明的三大支柱,擁有共同的價值觀、文化和歷史,俄羅斯在三者中居領導地位,對比「頹廢」的歐洲文化,俄羅斯應恢復過去的帝國歷史光榮,推展「斯拉夫」的文明思想。雖然自治團體稱作「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」,其治理的範圍僅止於經濟、社會等內政領域。
以電視外宣的方式為例,俄羅斯是在所滲透的頻道上用烏克蘭語放送俄羅斯想替換的概念,瞄準那群不明就裡的人。在部落客與KOL,則是先用看似無害假中立無關政治的論述,在某些關鍵點偷渡俄羅斯要洗的觀點。
然而,在台灣與中國開啟直航之後,兩國人貨流通程度大幅成長,小三通的重要性大大降低,回歸到區域性的民生物流及觀光性質等次目標為主,最初推動的目的已不復存在。實際上,俄羅斯花了數億美元建立外宣工具,像是宣傳機器、聊天軟體、聊天機器人、KOL、部落客等等,與中國對台統戰方式如出一轍。
文:Kirk Lim、楊欣怡(Shin-yi Yang) 「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」存在2023年的現在,光看這段名稱,可想見金門過去複雜的脈絡沿革。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新型態戰爭 俄羅斯長期分析克里米亞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性,掌握地區媒體,能迅速大量的散布訊息,藉此操控社會、政治、經濟和思想。由於複雜的人口背景以及與烏克蘭大陸的地理分離,自烏克蘭於1991年宣布獨立以來,該地區的發展與烏克蘭的政治、社會產生很大的隔閡。在此基礎,俄羅斯對其發動一連串以資訊操作為主的新形態戰爭。
烏克蘭脫俄入歐,自然被普亭視為墮落的象徵,不可原諒,侵略烏克蘭也可是說是普亭的「志業」。法制、地理距離、經濟活動等方面,都與台灣本島的文化結構存在諸多矛盾,更不用說,她是目前唯一曾與中國解放軍交戰過的台灣行政區,「戰爭」兩字的恐懼,當地區居民的感受也有異於台灣本島的人民。
但地利之便經由小三通進入金門的人流、物流,使得「金廈生活圈」更相緊密,而所謂的「中華民國台灣」卻顯得愈來愈不熟悉。而2001年開始實施的小三通,是2000年全球化掀起在中國加入WTO後的中國投資熱、中國製造浪潮,過去台灣與中國長期不相往來,台灣為了適應潮流,選擇以金馬作為與中國通商、通航和通郵的濫觴
依據烏克蘭1996年制定的憲法,克里米亞擁有自治地位,轄下設置100人規模的議會及作為地方首長的克里米亞總理。以電視外宣的方式為例,俄羅斯是在所滲透的頻道上用烏克蘭語放送俄羅斯想替換的概念,瞄準那群不明就裡的人。
烏克蘭的軍事抵抗對他們來說,無助於達成他們的祈願。實際上,俄羅斯花了數億美元建立外宣工具,像是宣傳機器、聊天軟體、聊天機器人、KOL、部落客等等,與中國對台統戰方式如出一轍。暴政和民主的主要差別在於暴政無需徵求任何人同意便迅速出手。但地利之便經由小三通進入金門的人流、物流,使得「金廈生活圈」更相緊密,而所謂的「中華民國台灣」卻顯得愈來愈不熟悉。
先在小地區範圍試辦,再將成功的經驗累積轉為後續擴大適用的參考。上述幾個特點代表克里米亞有屬於自己的運作的一套體系,與烏克蘭之間發展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,甚至是自我認同,進而產生各種矛盾。
或是派受滋養的政客上節目替俄羅斯辯護,偶爾偷渡俄語在裡面。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新型態戰爭 俄羅斯長期分析克里米亞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性,掌握地區媒體,能迅速大量的散布訊息,藉此操控社會、政治、經濟和思想。
烏克蘭總統有權否決克里米亞議會做出的任何決議。根據民意調查顯示,約15%的克里米亞居民認為自己是「蘇聯人」,只有40%的人認為他們的祖國是烏克蘭。